中华文物我推荐|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与文化

万林艺术博物馆志愿服务队在全国230所高校、10个社会组织的454支志愿服务团队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支“中华文物我推荐”团队。

历时三个月,团队基于“珞珞如石”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基本陈列中的新石器时期彩陶器的观察与理解,前往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等参观学习,交流沉淀,与彩陶文物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将它们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壹·半坡文化

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距今约6800─6300年前,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的陕西西安半坡村是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原始社会,居民们耕作、捕鱼,拥有当时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水平,并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与艺术审美。


人面鱼纹彩陶盆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是1955年出土于半坡遗址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它整体由细泥红陶制成,盆口由间断的黑色彩带绘制,敞口卷唇,内壁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以黑彩的形式绘出。常常令人讶异的是这件彩陶盆的用途——儿童瓮棺的棺盖。


瓮棺葬是古代墓葬形式之一,以瓮、盆为葬具,一般用2或3件较大的陶器扣合在一起,常用来埋葬幼儿和少年。一般情况下,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墓,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而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

人鱼合体——灵魂互通、招魂祈福。图案中的人面嘴旁、耳旁各有两条小鱼,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形象。这种人鱼合体的符号被用以祈求灵魂互通,借鱼的身体给夭折的儿童招魂祈福;另一方面通过对鱼寄托美好的愿景祈求农业丰收,若见其有实际效用,便产生更加崇拜的心理。

鱼纹图腾——依水而居、繁衍生息。有学者认为,鱼的繁殖力较强,鱼纹寄托着先民们繁衍后代的希望。此外,半坡先民依水而居,结网捕鱼,他们的生活自然和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艺术表现上看,人面鱼纹彩陶盆纹饰的表现手法为“绘”的艺术。彩绘的出现,说明了半坡先民已经具备了加工应用自然矿石的能力。


贰·庙底沟文化

仰韶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

庙底沟文化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分布广泛。其陶器精致、美观,以红陶为主,施以黑彩。红色活泼温暖,黑色沉稳崇高,黑红相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审美效果,体现着以红黑为尊、为正、为贵的思想理念,掀起了中国史前非常壮阔的一次艺术大潮。

庙底沟文化彩陶片 万林艺术博物馆藏


这是出土于今河南陕县一带的一组庙底沟文化彩陶片。共有砖红色彩陶八片,上有黑色花纹。纹饰组合富有弧线美,大多装饰在器皿腹部和缘面,整体造型丰满,线条流畅。

华夏之花——花卉纹与华夏之“华”的由来。庙底沟文化彩陶中的花纹多为花卉纹,主要由圆点、曲线及弧边三角等元素构成,呈现出明显的几何化、抽象化特征。这一特征指示着花卉纹在庙底沟文化中极流行、极重要的文化地位,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以庙底沟文化彩陶片中花卉纹为代表的“花”崇拜,或许就是华夏之“华”的由来。


叁·马家窑文化

彩陶艺术成就的巅峰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源于黄河上游的一支文化,因首次在甘肃临洮马家窑遗址发现而得名。马家窑文化主要分为三个时期:马家窑、半山以及马厂类型,其最末期的马厂类型艺术特色最为鲜明。

锯齿纹彩陶罐 万林艺术博物馆藏


这件彩陶罐是日常贮水工具。此罐锯齿排列稀疏、粗大,图案豪放、粗犷率性。此外还有波浪纹、窄带纹、漩涡纹、网格纹、直线纹,造型优美,图案古朴,颜色鲜艳,恢弘大气,完美展示了马家窑文化时期丰富的纹饰类型。


圆圈纹彩陶罐 万林艺术博物馆藏



马厂类型中不同表现形式的四大圈纹


环环相绕——有机循环的生命序章。圆圈纹包含层层同心圆,体现着万物死而复生循环不已的启示。值得关注的是,马家窑在彩陶制作过程中,逐渐掌握了转轮修坯和彩绘技艺,同心圆、平行线的大量出现正是这一先进高超的制作技艺的完美呈现。


生机勃勃——蛙腹的网纹写意。网状纹是“蛙卵”的写实,更是蛙神的象征,体现着先民的“生殖崇拜”。蛙因产卵速度快、数量多,繁殖能力旺盛而被先民奉为图腾,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彩陶图案中这些对生命的向往与对生死循环的理解,为中国人民早期开展生命的哲学性思考留下了痕迹。


追寻文物足迹

打捞文明故事

点燃传承薪火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志愿服务队

将永远行走在文化传承的路上

把大千世界的精彩纷呈讲给你听

把历史长河的波澜壮阔一一道来


(文字:杜泽凯 宗文苑 沈钰洁  图片:孙晨栋 李瑾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