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10月22日,在万林艺术博物馆B1层展厅,“珞珞如石——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基本陈列”布展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博物馆坚持全过程育人,让馆藏资源和布展更好地服务学科专业、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学生成长,展厅成为生动的课堂。
为了给同学们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博物馆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历史学院定向招募了45位学生志愿者以及社会志愿者吕霓、张云薇等协助布展工作,累计志愿服务时长437小时。此外,还有历史学院副教授宋海超、青年教师曹昭,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王琛等一批专业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教学,带领志愿者们学习实践。
9月23日,为切实强化志愿者们的专业素养,增进同学们对于展览的了解,万林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倪婉老师为志愿者们特别举办了一场培训分享会。倪婉老师不仅从理论上向同学们阐述了展览构思与内容,还带领同学们走进展厅讲解布展的实用技巧。
● 布展志愿者培训现场 ●
无论是令人啧啧称奇的鸟类标本橱窗,还是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物展柜等,都凝结了一群幕后工作者的辛勤汗水。从库房调取到最终陈列妥当,志愿者们需要完成协助搬运展品、辅助拍摄、编录信息、有序分类、布置展柜等一系列工作,宏观上需要注重整体布局,微观上需要仔细地组装好每一个元件等,凸显了专业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每一位志愿者都积极运用老师传授的知识,在布展过程中充分发扬了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增强了精益求精的“工匠”意识。
经过老师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展厅面貌焕然一新。置身其间,仿佛思绪穿越历史的长河,听见百鸟齐鸣,看见时间更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共情感。本次展览内容丰富、趣味十足,将成为十余门课程实践教学的绝佳场所,也是同学们开拓视野、交流互动的知识乐园。
千淘万漉虽辛苦,百炼千锤始成钢。在近一个月的布展工作中,志愿者们不仅得到了专业老师的现场指导,更亲身感受到了每一件展品所承载的深刻内涵——亲手固定的一件件动物标本,是中国生物物种丰富多样的缩影;协助整理的一件件文物藏品,蕴含着考古人尽心竭力的付出。志愿者们齐心协力、满载而归,共同探索了山林菏泽、万物寰宇里的无穷奥秘,见证了历史流变、沿袭至今的丰厚古意,培育了严谨沉稳、耐心细致的优良品格,收获了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宝贵经历。
学生志愿者心得感想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 张绍迁
在万林当布展志愿者的日子,是我近日来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整理的工作虽然繁琐,但将武汉大学百年来珍藏的栩栩如生的生物标本展现于世人,是每个生科人的期盼。鲲鹏展翅,六千多件生物标本,蕴含着进化的自然命理;鸿鹄腾飞,数百天的精心筹备,凝结了武大人的心血。待布展工作完成之后,我定会再次深入万林,体会生命的美妙!
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 陆柯羽
记得第一次干活,是去帮固定的师傅扶住一只小天鹅。这是我第一次触摸鸟,尽管这只是一只标本,但当我小心翼翼触碰它的时候,仍然感觉它仿佛要随时起飞,透亮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在场的我们。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展厅面貌一新,这一切的成就里凝聚的是每一个俯身的察看,是每一次打的眼钻的孔,是每一张闪光灯下的照片记录……一切都很值得。期待未来以讲解员的身份回到展厅,讲讲唐氏家族、这精美的标本,和武大的往事。历史学院2021级研究生 刘明路
在这里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物标本以及拥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物藏品,完全刷新了我对博物馆的认知,开阔了我的视野。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历史学院2021级研究生 杜茗
以往去博物馆参观时我和文物之间总是隔着展柜,而这一次我能零距离地接触不同的文物,小心翼翼捧在手心里感受它们的温度。这次志愿服务架起了一道桥梁,桥的两端分别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随着一排排展柜被填满,成就感油然而生。希望下一次和万林相遇的日子快一点到来!
随着基本陈列布展工作的圆满完成,武汉大学建校以来积累的种类多样、各具特色的丰富藏品将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以崭新的面貌等待与观众的相遇。“珞珞如石——万林艺术博物馆基本陈列”将于2021年10月27日-11月26日在万林艺术博物馆B1层展厅进行预展览,欢迎各位前来观展,共赴一场自然与人文相融、凝聚着师生热切期盼的文化、艺术盛宴。
(文案:王沈琦、蔡珠婷 拍摄:陆永迅、张绍迁、袁佳蓓、陆柯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