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惊叹过博物馆里由支离破碎到修复如初的精美展品?
你是否也曾好奇过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技艺?
你是否也曾钦佩于文物修复师的“一生做好一件事”的匠心精神?
你是否也曾沉醉于陶瓷文物的古朴典雅和炫彩流光?
……
这一次,机会来了!
万林艺术博物馆联合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历史学院共同举办的“晤陶会瓷——文物保护工作坊”实践教学项目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在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和湖北省文保专家的带领下,我校历史学院的部分同学们走入文物库房和保护修复室,从理论到实践,收获了一次别样而难忘的体验。
实践教学项目走入库房
工作坊亮点
Part 1资源充沛,专家坐镇
本次文物保护工作坊以陶瓷类文物为例,项目运用到标本均为博物馆馆藏文物,博物馆现有相关文物2000余件,时代完整,涵盖新石器时代至明清各个时期,教学标本十分充足。
本次工作坊也将进一步推动博物馆馆藏文物修复工作的开展,为预计今年10月开幕的基本陈列展提供助力。
万林为教学项目专门开辟了专用的学习和实践空间,有效保证了课程的实施。
实践项目场地:修复室
本次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得益于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博物馆在筹备项目之时,派遣相关专业的馆员前往该地进行深入学习,并组建了联合教学团队。历史学院考古系副教授宋海超提供了教学指导。
湖北省文物交流信息中心副主任、
古陶瓷修复专家李奇开展理论授课
博物馆副馆长倪婉授课
Part 2理论精深,实操丰富
教学团队以陶瓷类文物为出发点,系统讲授了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政策法规,文物保护和修复的传统工艺,现代科学分析手段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等内容,帮助学生掌握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相关要求与技术。
教学项目牵头人、博物馆馆长助理彭蛟在库房讲授陶瓷文物概论
在实操环节,教学团队带领着学生从最基本的文物保护建档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完成文物的清洁、粘接、配补等保护修复工作。同学们逐渐领悟了文物保护中的“不改变原状” “最小干预”“可识别”等一系列原则,在“胆大心细”的操作中体会到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辛苦与乐趣。
教学团队成员李幸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教学团队成员华含之指导学生观察文物
工作坊教学现场
Part 3传承文化,感悟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工作坊兼具学术性和趣味性,融汇科普知识与前沿成果,通过与陶瓷文物跨越时空的直接对话,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物保护意识,也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近距离、全面的平台了解文物,感受中华文明无穷魅力。
工作坊实践现场
成员感想
了解完工作坊的概况,不妨一同听听抢先体验过课程项目的同学们是怎样评价的。
李林泽课程让我们能够近距离接触文物,深切感受到中国文物之美,中国陶瓷之美,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受益匪浅。
——2020级中国史硕士研究生李林泽
清理陶瓷器时,一件新石器的陶罐土得掉渣,下一件宋瓷的字迹清晰如昨,马上又被乾隆时期的彩釉惊艳感叹……坐在修复桌前尽览千年的感觉太奇妙了!
——2020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 郭思汝
于冬雪通过这次课程,我对陶瓷修复的过程有了大致的了解,在修复中我们需要有耐心、恒心,还要细心,课程为我们了解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一个实践的契机。
——2020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 于冬雪
“晤陶会瓷——文物保护工作坊”实践教学项目仍在进行中,预计第三学期该项目将作为课程在教学平台上线,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和学习。课程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陶瓷文物保护相关问题的认知,在理论和实践中给文物以尊严、给国人以自豪、给利用以空间。
(文案:林仪婷、刘之源 摄影:李幸、华含之、陆永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