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鍪
《说文解字》中记载:“鍪,鍑(fù)屬,从金,敄(móu)聲”,也就是说,鍪是一种用于烹煮的炊具。
铜鍪作为秦汉时期富有地方特色器物,是巴蜀文化的典型青铜器,器形的一般特征为:侈口,束颈,圆腹,圜底,肩部或颈部饰有竖环耳,双耳、单耳并存,通体素面或肩部有一至两道凸棱。
在发现的铜鍪中,大部分器物底部至腹部仍保留有或薄或厚的烟炱(tái)痕,有些器内还有食物残渣,表明铜鍪的主要用途为实用性的炊具。铜鍪作为一种形制简单,体型较小的炊具,铜鍪通高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间,重量轻,并饰有环耳,便于携带,被广泛使用。
青铜鍪 万林艺术博物馆藏
万林艺术博物馆藏铜鍪年代为秦至西汉时期。侈口,粗短颈略弧,折肩,扁腹,一大一小双耳位于肩腹交界处,肩与腹夹角较大,腹径大于器高,圜底,肩部有一道凸棱。
二、铜鍪的起源与传播
四川盆地是铜鍪分布的中心区域,发现数量最多,发展序列最清晰,最早见于战国早期的巴蜀地区的墓葬中。罗家坝M33是巴蜀地区发现的时代较早的东周墓葬,该墓就随葬有铜鍪1件,冉宏林先生定将定其为四川盆地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鍪。
铜鍪传播范围很广,除集中在川西与川东之外,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北、云南、贵州及广东的一些地区亦有发现;延续时间也很长,从战国早期直到东汉晚期。
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青铜容器,它如何广泛传播又长时间延续呢?
研究表明,铜鍪于巴蜀起源后,从战国中晚期开始,特别是秦灭巴蜀之后,铜鍪随秦进入关中地区,逐渐为秦人吸收并稍加改制,主要是将带有绳索状辫纹的单环耳改为一大一小的素面双环耳,成为秦文化青铜器的组成部分。之后,又随着秦的统一战争,通过士兵征战(打仗)、屯戍(屯守),或迁募秦人实之初县、战略要地的途径,向各地扩散。即铜鍪是由巴蜀人创制、秦人吸收与传播的。此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也是其传播的一个途径。不过从西汉中期开始,铜鍪分布地域明显缩小,除川东、鄂西、湘西及汉中有集中出土外,其它地方基本不见。
三、结语
铜鍪的最初形态在战国早期或稍早的春秋战国之际出现,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巴蜀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极具地方文化特色,而后秦又将其吸收并改制。这不仅体现了巴蜀文化很强的辐射能力,也反映了秦文化的包容、创新的特点,间接反映了秦是我国文化大交流、大统一的时代。
参考文献
1. 陈文领博:《铜鍪研究》,《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1期,第66-76页。
2. 刘弘:《巴蜀铜鍪与巴蜀之师》,《四川文物》,1994年第6期,第16-19页。
3. 吴小平:《汉代铜鍪研究》,《东南文化》,2003年第11期,第63-67页。
4. 張懋镕:《铜鍪小议》,《四川文物》,2009年第2期,第53-54页。
5. 冉宏林:《试论“巴蜀青铜器”的族属》,《四川文物》,2018年第1期,第77-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