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推送中,我们认识了一种生活在高原上、嘴巴弯弯爱在地上蹦的小鸟,那就是地山雀。地山雀曾经有个名字叫“褐背拟地鸦”,人们以为它是地鸦属的一员,直到分子技术的进步证实了它们山雀科成员的身份。那么真正的地鸦是什么样的呢?本期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货真价实的地鸦属成员——白尾地鸦。
说到地鸦,要先了解鸦科。鸦科是雀形目下的一个科,全球约一百余种。这是鸟类中最令人称叹的家族之一,包括的成员众多,有的羽色艳丽,也有的通体漆黑;有的智商超群,也有的记忆力惊人,情感丰富;有的飞翔于高原辽阔天空,也有的栖身于海岛茂盛雨林;在人类眼中,鸦科鸟类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有时被认为是吉祥高贵的化身,有时却象征了灾厄和死亡。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繁荣昌盛的鸦科家族。
地鸦即是鸦科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体型较小,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种喜欢在地上奔走的鸟类。地鸦属全球仅四种,主要分布于中亚地区,生活于荒漠中。其中两种分布在中国,即黑尾地鸦和白尾地鸦。白尾地鸦同时还是我国特有种,仅分布于南疆地区的塔里木盆地。它们是奔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精灵,当地人称之为“沙喜鹊”。
白尾地鸦整体以沙黄色为主,身体有黑色与白色点缀。它们的嘴和脚均为黑色,跗跖很长,非常健壮,喙长而下弯。为了抵御沙漠中的风沙,白尾地鸦有着长长的、遮蔽鼻孔的沙色羽毛。它们的前额和头顶是泛有蓝色金属光泽的黑色,眼先、眼周、头侧及颈侧乳黄色,喉部的黑色羽毛具有沙黄色的边缘,眼睛下方的脸颊有一小块黑色,形状像个向上翘起的对勾。背部颜色略深,呈沙褐色,胸腹部是柔和的沙黄色。翅膀上的色彩较为复杂,小覆羽和中覆羽与背同色,小翼羽则是白色;大覆羽为黑色,但具有紫色的金属光辉;初级覆羽也是黑色;初级飞羽为白色,基部和末端则是黑色,愈向内侧的飞羽末端的黑色面积越小,当翅膀展开时便形成一大块白斑;次级飞羽紫黑色,末端具宽的白端;三级飞羽的外侧羽片和次级飞羽一样是紫黑色加白色末端,内侧则是白色。白尾地鸦白尾地鸦,它们的尾羽当然是白色,仅最中央的一对尾羽有着紧贴羽干的黑色纵纹。
白尾地鸦标本 万林艺术博物馆藏
白尾地鸦是典型的沙漠鸟类,很善于在植被稀疏的荒漠中快速奔跑而很少飞行,多活动于灌丛间,偶尔高立于枯枝上鸣叫。它们的食物以鞘翅目昆虫为主,也吃其他昆虫和植物果实,当附近有人类定居点时,也不介意来翻翻垃圾。如今,仅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白尾地鸦种群情况并不乐观,受限于栖息地的局限性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数量本就不多,而近些年对沙漠石油资源的开发在进一步蚕食它们的生存空间,盗猎和环境污染也让白尾地鸦的处境雪上加霜。如今白尾地鸦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们亟需我们的关注与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