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我馆馆藏的三件革命主题油画作品首次走出万林艺术博物馆,以焕新之姿亮相沈阳博物馆“丹漆重彩忆峥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油画修复成果展”。这些承载着革命烽火的油画,静立于展柜之中,然而它们所承载的红色精神与民族记忆却历久弥新。
展览信息
展览于2025年7月19日——10月26日在沈阳博物馆展出,本次成果展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及沈阳市文博中心指导,沈阳博物馆、安徽博物院主办,全国革命文物展示联盟承办,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上海市奉贤区博物馆、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协办。此次展览立足于20世纪50-80年代中国油画的历史语境与修复实践,通过红色主题油画及相关文献与修复技术资料等共计60件展品,系统展示不同主题的油画作品及其修复成果。
我馆展出油画作品
油画《井冈山的故事》是舒展于1975年创作完成,画作取材于真实的故事: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时,毛泽东经常在驻地为房东挑水,他身体力行,以自己的革命实践,证明着共产党人“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境界。画面设计在阳光普照的清晨,寓意着井冈山根据地重建了党的组织、建立了红色政权后的曙光再现。背景是山高林密、地势险要的山峦。画面中毛泽东在与房东大妈交谈,小姑娘手中的雨伞寓意当时那个风雨变换的岁月。
黄堃源的油画以写实为主,《叶剑英在广州起义指挥部》创作于1974年,是艺术家刚刚开始油画创作的时期,画面比例协调,虽然描绘的是室内一角,但画面中的门、窗增添了空间纵深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与想象。艺术家长期的招贴画创作经历影响了人物塑造,叶剑英身姿挺拔、正气凛然,一手握拳表现出战斗的决心与胜利的信念,周边人物的塑造则突出了战斗的紧张气氛。
《新的火种》创作于1976年,描绘的是一群农民干部正喜气洋洋地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中走出的场景,充满了对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作为一件群像油画作品,黄堃源出色恰当地安排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对于女性形象的着力刻画,突出了新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少数民族同胞抱着最多的学习资料,则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象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举办的,毛泽东于1926年主持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并亲任所长,画中匾额上是周恩来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文字:张语涵 图片:李滋、沈阳博物馆)